苏莫晨 > 历史军事 > 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 > 193.无关 是否知情。

193.无关 是否知情。(1 / 2)

无逸斋针线房。

范氏垂着头往自己房里走, 迎面撞见她的宫女全都吓了一跳。

——她们都以为她回不来了,没想到竟这么快就回来了!

众人连忙团团围上来,有那往日与她交好的小宫女, 小心翼翼走上前拉住她, 上下左右打量她:“你……你没事吧?”看起来好像没有受伤。

一个人开了口,其他人也都忍不住好奇道:“娘娘说什么了?”

“你受罚了吗?”

“你怎么回来的?”

……

管事姑姑过来查房正好看到,皱眉走过来:“围在这儿说什么呢?散了!不是才说了不许瞎打听?!我看你们一个个的是不是都皮子痒痒了!”

小宫女们一哄而散,只留下范氏垂头站在原地。

姑姑看了范氏一眼:“你也不要在这儿站着了,膳房给你留了饭,用了回屋去吧。”

范氏一福身:“是,谢姑姑。”

可是她现在根本没有心思用膳,只草草咽了两口馒头, 便径直回了自己的房间。

同屋的宫女见了她自然也惊异, 但外头姑姑正在午间巡视, 她们不敢作声,只能默默使着眼色。

——不会真的不罚她, 要提拔她当主子吧......

范氏只当没看见,默默躺在自己的床位上闭上眼睛。

她仔细回忆今天和德贵妃的见面, 觉得贵妃好像不是要处置她的意思, 这让她一直高悬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些。

范氏攥紧拳头,心中惴惴不安, 不知接下来自己会怎么样……

那天,她不过是正常去值房上值, 正做着绣活呢,苏绣坊的江姑姑突然过来叫她。

姑姑说自己正要去无逸斋送衣裳,但肚子突然不舒服,所以让她替一替。

范氏没进过无逸斋, 有些怯,姑姑拉着她的手:“哎哟我实在是不行了,你赶紧去,不能耽误差事啊!你放心,到了无逸斋自会有太监接你的,衣裳一交就完事儿了。”

说完姑姑留下一摞绣好的衣裳,火急火燎飞奔而去,留下范氏自己干瞪眼。

范氏实在不敢耽误姑姑的差事,只好战战兢兢地捧着衣裳往无逸斋去交差——这地方论规矩是不许她们这些小宫女踏足的。

结果没想到这次一路过去却畅通无阻。

守着后门的小太监一见她手里的衣裳就明白了:“来送衣裳的?”

范氏紧张地点点头。

小太监:“跟我来吧。”

范氏也不明白流程,只好跟着小太监一路向内,结果越走越偏僻……

小太监带着她到了一间不大不小的屋子里:“你在这儿等着。”

小太监一溜烟儿不见了人影,范氏不明所以,人生地不熟,还是她不该进来的地方,越等越心慌……

然后太子殿下突然就进来了!

范氏起先并不知这是太子,听到门响吓了一跳:“什么人?”

结果来人一现身,范氏一眼就看到了他腰带上挂的龙纹荷包——正是她前日刚交上去的绣活儿,为主子绣的配饰。

……

她真的,没有勾引太子。

无逸斋,太子寝殿。

阿宝轻手轻脚地打开门走进去,正殿内空无一人——太子一向不爱留人在屋里。

胤礽正端坐在西暖阁的书案前看折子,前几天汗阿玛给了他一封山东巡抚佛伦六月里上的折子。

佛伦在折中呈奏,说他发现当地生民百姓过得十分辛劳困苦。

为了探查缘由,他特地询问了司、道、府、州、县各员。

继而发现当地闲散生员、秀才等人名下的田地,都不按定例缴纳赋税。

不仅如此,有些奸诈的民人,为了不纳税,也把田亩放在生员秀才的名下。导致当地以前能收十户的赋税,现今只能收四、五户。

赋税不足,致使民人困苦……请求圣上清除此积弊恶习,以利生民。

虽然玄烨当时只在折子上批复了一句‘知道了’,但其实他心里一直惦记着此事。

前几日他把这折子转交给了太子:“佛伦折中所述,实乃一针见血。只是土地与赋税之事不是小事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可是继续放任下去,积弊难除,庶民之劳苦断无巳时……”

他让胤礽把折子拿回去好好琢磨:“也拿给你的兄弟们看看。有句老话说得好,‘打仗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’,一人计短,众人计长。你们兄弟一起商量商量,若有什么好办法,尽可和朕说。”

……

阿宝上前给太子换了壶茶,低声禀奏:“爷,顾总管来了。”

胤礽闻言,手中的笔一顿:“是什么事?”

阿宝:“顾总管领着一个姑娘……”

胤礽握笔的手一紧:“传他进来吧。”

顾问行是奉皇上之命来送范氏的:“万岁道明年就该择选太子妃了,您的后院儿却还空着,实在不像话。内务府一听,赶紧先从园子里挑了个好的给您送过来。范格格出身汉军正白旗下,万岁知道后,说范格格虽然出身有点儿低,但如今手头没有留牌子的秀女,只好先委屈您一阵子。不过万岁也让奴才

最新小说: 水煮宋朝之文华风流 开局惊动武帝:这首诗是你写的? 我靠娶妻纳妾富甲一方 假天子:替身十年,满朝求我登基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南国风云 帝国雪绒花 我,八皇子,不服来干! 大乾驸马:开局被浸猪笼 龙刺(绝对零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