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零二章舆论引爆(1 / 2)

“陛下。”

天黑之前,张浪再度禀告:“除了土地之外,寺庙当中的和尚还有许多不义之财。奴婢以为,当抄家。”

“不只是要查抄钱财,屋舍,还要将土地全都没收。最后把山上的寺庙一把火烧了,朕看不得欺男霸女。”

朱高煜话音落下,张浪就知道这些人死定了,自家皇帝的性子他很清楚。

皇帝决定的事情,就没人能够反驳。

“奴婢明白。”

张浪连连点头,将账册递给朱高煜,便告退了。

账册很详细,不是糊弄人的外账,而是内账,只在内部公开。若非是抓到了住持,这样一份账册也落不到朱高煜手中。

他细细翻看,发现寺庙赚钱速度比大明的一个府赚钱更快。不然寺庙上下也不能有足足两千人。

即便是大明一个府的公务人员,也没有两千这个数目。

而且这还是算是小吏,捕快。

大明一个县能被称之为官员的只有不到五个,一个府也不到百人,其他的都是小吏,或是连吏都不算。

“寺庙不事生产,却能供养如此多的人。”

朱高煜恨的牙痒痒,若非是自己,只怕这些寺庙还能继续作恶。

大明之大,

天知道有多少这种寺庙藏污纳垢。

“李芳,必须严查!”

“陛下。”

李芳一本正经的道:“严查并非是难事,奴婢以为真正的问题是要杀掉的人太多了。”

“按照大明路发,今日所见的僧人,几乎都要被处死。”

“那就全都处死。”

朱高煜毫不犹豫的拍板:“朕虽然是皇帝,却也不能胡乱更改大明律法,律法如何规定,就如何惩治。”

他目光如刀,这个时候不准备有丝毫的退让。

别说两千人,就算是两万恶人,该杀也的杀!

这个时代法律严苛,对恶人只有一个态度,杀。

不过许多时候会为了追求程序正义,需要不断地审核,复核。往往案子最终处斩时间都是秋天,从而有秋后问斩之说。

“若是百姓不理解,便将此间发生的恶事刊登在邸报,以及报纸上面,让我大明的百姓,人人都知道此事。”

“朕就不信,有人会为了他们叫冤。”

李芳目光大亮,正如皇帝所言,这些罪状都做实的话,自然没人敢叫冤,甚至人人都要称赞杀得好,杀得对。

斗升小民所求的便是国泰民安,求的是自己能够吃饱穿暖,不受

欺负。

他们巴不得恶人死光,而非是自己去作恶。

法律不作为,纵容才是罪魁祸首。

“陛下圣明。”

张浪却是对朱高煜的话十分尊崇。他不是蠢货,自然知道皇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。更重要的是,他也是支持将这些人处死。

倒不是他嗜血,而是这些人该杀。

......

“陛下还没回来。”

大明,内阁已经有了隐约出现的痕迹。朱高煜不在京师,便是由六部各自负责自己的事物,有实在是处理不了,又急需处理的事物将有六部尚书讨论解决。

这一天,几个尚书齐聚,不禁叹气。唯独刑部尚书黑着脸,递过来一封卷宗:“陛下在嵩山查处大案,发信来要刊登。”

朱高煜做事自然不存在程序正义,他是皇帝,做什么都没错。唯一的问题是身为皇帝,朱高煜不应该越过刑部直接杀人。

这不是好的开端,但令刑部尚书痛苦的是,他并没有办法阻止朱高煜,甚至还得拍手叫好。

无他,真要让自己一口气杀掉两千人,自己还真没那个勇气。

大明上下,有那个魄力的人,只有皇帝。

“两千人!”

赵旭最先看完,

不禁皱眉:“要是这些人都被罚为苦役的话就好了,能节约不少工程费用。容易死人的地方让他们去,也能让我大明百姓多活几个。”

“赵大人,话不这样说的,他们该死,陛下将其斩首示众,将嵩山的寺庙全都焚毁,还要严查大明宗教场所。如此多的手段,堪比往日灭佛。让天下人恐惧......”

“恐惧,为什么要恐惧?这些人若是良善之辈,为何要啥?他们所作所为,大明律也容不下他们。陛下要刊登这一文章,为的便是叫天下人警醒,知道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!”

赵旭反唇相讥,他是朱高煜的亲信,知道皇帝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简单。

祭祖跑到嵩山只是为了几个秃驴?

不!陛下要的是平等对任何一个宗教重拳出击。

嵩山只是一个引子。

如今登报更只是陛下想要借此机会宣扬出自己的观点,获得舆论支持。大明上下,总归是好人居多。好人们自然对这些XXX女的僧人,只怕是恨之入骨。

礼部尚书也道:“既然是陛下的命令,那就好好宣扬。想来陛下应该快回来了,嵩山的头开了,各地官员也知道自

己该做什么。”

他们都是精明人,知道皇帝目的,却没人去戳破。

反正这一次皇帝是做了好事

最新小说: 假天子:替身十年,满朝求我登基 帝国雪绒花 南国风云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我,八皇子,不服来干! 大乾驸马:开局被浸猪笼 开局惊动武帝:这首诗是你写的? 龙刺(绝对零度) 水煮宋朝之文华风流 我靠娶妻纳妾富甲一方